當初的成衣、鞋、雨傘、毛巾、螺絲...到了1990年代全都移到中國,而PC、IC取而代之,
到了2000年代,PC也逐漸移走,僅存IC...產業顯然已空洞了...
倘若未來台灣無任何行業可以填補這空洞,台灣必然走向衰敗,
衰敗是否已經開始?
填補空洞的行業,是否一定必須是產業?
廣播中,某房地產公司的老闆說,台灣無須妄自菲薄,
看台灣的必須看GNP,而非GDP。
換句話說,應該加計海外投資收益...
海外投資收益必然會有相當比例回到台灣,這些資金(或者金錢)則成了服務業(食衣住行、金融、旅遊、醫療、娛樂)的商機。
倘若台灣投資海外的資本夠高,獲益夠高,或許能維持住台灣的經濟狀況,但結構已由過去的生產轉往服務業。
生產業釋出的大批人力,或許該考慮往這方向發展;
政府的就業輔導也應轉往這方向,而非繼續過去數十年的偏重生產業。
倘若海外投資的獲益回饋台灣的數字不足以維持台灣的經濟狀況,那麼台幣將會貶值,導致資產縮水。
資本家應避免持有台灣的資產與貨幣。
到底,未來會往哪一邊走?
或許可以觀察服務業的狀況作為指標...
服務業興,代表海外收益回饋夠高;服務業衰,則反之。
以此觀之,這幾年台灣南北對景氣與前景觀點的差異,正由此而來...
北部資本家多,市面仍舊維持繁榮,
南部資本家少,行業又以生產為主,市面顯然較為蕭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