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之牆這篇裡 http://www.digitalwall.com/scripts/display.asp?UID=471
關於專業經理人的思維這段,實在相當好~
2009年12月26日 星期六
超浪費水的RO淨水
大概很少人注意到,RO淨水器相當浪費水,
不知道是為啥原因,大約只有1/3的水經過逆滲透膜存在筒中,另外2/3呢?
大多數安裝的狀況,例如一般裝在流理台中的狀況,就,直接,排進水溝裡了...
真是...
我家的RO淨水器是自己安裝的,當然,捨不得浪費水,便拿個桶子裝,
再提去洗菜、洗碗用,這水,是經過三道過濾的,乾淨哪~怎麼可以浪費...
可是老是這樣提,實在很麻煩,也很傷身...
便改成在流理台上方架個桶子,RO淨水器排水管拉得長長的,高高的,排到桶裡,
這排水管是經過馬達加壓的,因此可以打到高處。
再接條管到流理台,裝個水龍頭,就能利用這乾淨的水了~
實在很奇怪,將水經過三道過濾後又排掉,不是又浪費水又浪費濾心嗎?
曾在Discovery上看到某個手法可以循環利用這些水,而且還能提供壓力,減少馬達的輸出需求,偏偏市面上就是沒人這麼做,或許有專利問題...
那,至少也裝個桶子回收吧?這樣可以多賣一個桶子,平衡一下少賣濾心的收益...
不知道是為啥原因,大約只有1/3的水經過逆滲透膜存在筒中,另外2/3呢?
大多數安裝的狀況,例如一般裝在流理台中的狀況,就,直接,排進水溝裡了...
真是...
我家的RO淨水器是自己安裝的,當然,捨不得浪費水,便拿個桶子裝,
再提去洗菜、洗碗用,這水,是經過三道過濾的,乾淨哪~怎麼可以浪費...
可是老是這樣提,實在很麻煩,也很傷身...
便改成在流理台上方架個桶子,RO淨水器排水管拉得長長的,高高的,排到桶裡,
這排水管是經過馬達加壓的,因此可以打到高處。
再接條管到流理台,裝個水龍頭,就能利用這乾淨的水了~
實在很奇怪,將水經過三道過濾後又排掉,不是又浪費水又浪費濾心嗎?
曾在Discovery上看到某個手法可以循環利用這些水,而且還能提供壓力,減少馬達的輸出需求,偏偏市面上就是沒人這麼做,或許有專利問題...
那,至少也裝個桶子回收吧?這樣可以多賣一個桶子,平衡一下少賣濾心的收益...
2009年12月24日 星期四
2009年12月21日 星期一
2009年12月20日 星期日
小心蘋諜就在你身邊!
http://www.frostyplace.com/index.php?story_id=8400
這篇實在很妙啊~
反過來想想,看看台灣,資訊保密?
別鬧了...
連個社區門禁管理都難搞死了,哪些台灣公司有認真做資訊保密?
連人身控管都沒有吧...
難怪做不大...
這篇實在很妙啊~
反過來想想,看看台灣,資訊保密?
別鬧了...
連個社區門禁管理都難搞死了,哪些台灣公司有認真做資訊保密?
連人身控管都沒有吧...
難怪做不大...
2009年12月19日 星期六
2009年12月18日 星期五
2009年12月17日 星期四
2009年12月16日 星期三
2009年12月15日 星期二
自動朗讀
Mac OS 10.6有個自動朗讀的service,
當然,只能唸英文,
唸的還真是好哪~甚至有音調起伏勒~
對盲人或是眼睛不好的老人來說,是個很實用的功能。
用來學英文其實也不錯~
或許這功能必須與內建的字典整合吧...
當然,只能唸英文,
唸的還真是好哪~甚至有音調起伏勒~
對盲人或是眼睛不好的老人來說,是個很實用的功能。
用來學英文其實也不錯~
或許這功能必須與內建的字典整合吧...
2009年12月9日 星期三
2009年12月8日 星期二
2009年11月27日 星期五
台達終於出招了...電動車
http://news.u-car.com.tw/news-detail.asp?nid=10082
引擎充電式純馬達驅動車,是個不錯的切入點。
不過,20~30Km/L與Chrysler Volt的98Km/L http://mmustbefunny.blogspot.com/2009/08/9778.html
未免差太多了...
或許問題出在馬達,扭力830Nm...比六千cc的Ferrari還高,搞這麼大幹嘛啊?
十之八九是拿現成的工業用馬達來用...
若是如此,那麼,應該不可能有仔細調教操控時的扭力/速度控制囉...
也就是說,台達只做了電力轉換而已,其他的,都沒做...
這...該怎麼說...
專注於本業,很好很好...
只是,換個低扭力的馬達,想必電壓/電流需求也都不同,
台達現在搞出來的電力轉換,總不至於能換個條件也能跑的很好,或是效率很高,或是成本夠低吧?
我看...還早還早...
引擎充電式純馬達驅動車,是個不錯的切入點。
不過,20~30Km/L與Chrysler Volt的98Km/L http://mmustbefunny.blogspot.com/2009/08/9778.html
未免差太多了...
或許問題出在馬達,扭力830Nm...比六千cc的Ferrari還高,搞這麼大幹嘛啊?
十之八九是拿現成的工業用馬達來用...
若是如此,那麼,應該不可能有仔細調教操控時的扭力/速度控制囉...
也就是說,台達只做了電力轉換而已,其他的,都沒做...
這...該怎麼說...
專注於本業,很好很好...
只是,換個低扭力的馬達,想必電壓/電流需求也都不同,
台達現在搞出來的電力轉換,總不至於能換個條件也能跑的很好,或是效率很高,或是成本夠低吧?
我看...還早還早...
2009年11月25日 星期三
防潮connector
昨天熱水器掛了...不點火...
搞了半天,是點火控制盒的connector氧化了...
這個connector是一般電路板上常用的2.54mm pitch那種,該是用於是室內,而且是機箱內,
在等於露天的熱水器裡用這個,難怪...
不過,這樣竟然也能撐四年,還算不錯啦~
印象中,在電子材料行似乎沒見過防潮的connector...
這類應用在車上很多,怎麼沒在電子材料行看到?
搞了半天,是點火控制盒的connector氧化了...
這個connector是一般電路板上常用的2.54mm pitch那種,該是用於是室內,而且是機箱內,
在等於露天的熱水器裡用這個,難怪...
不過,這樣竟然也能撐四年,還算不錯啦~
印象中,在電子材料行似乎沒見過防潮的connector...
這類應用在車上很多,怎麼沒在電子材料行看到?
2009年11月24日 星期二
人事的生意想必可為...
最近某人事招募網站在電視上打廣告說慶祝11週年...
啊?這家還能混到11年啊?落後競爭者那麼一大截~竟然能過這麼多年,還不倒...
怪怪...難怪最近冒出一堆對手來...
台灣島內的生意,看來不難做...
啊?這家還能混到11年啊?落後競爭者那麼一大截~竟然能過這麼多年,還不倒...
怪怪...難怪最近冒出一堆對手來...
台灣島內的生意,看來不難做...
2009年11月22日 星期日
電子書reader vs smart phone
電子書reader與smart phone是否能整合?
就使用方式/行為模式來看,
看書與web browser的差異在使用時間長度,雖然二者都是獲取資訊/知識,
用web browser比較頃向與尋找某些特定的資訊,求的是快,找到,就結束,使用時間不長。
看書,則是件比較長時間的事,大多是輕鬆的時間看。
因此web browser可以用手機的小螢幕,使用時間不長,還能忍受。
看書,若是用同樣的小螢幕,頻頻翻頁,不僅麻煩,長時間而言,眼睛也不舒服。
若是如此,想要將電子書reader整合入隨身的電子設備,其實也就是手機,應該不通。
反過來呢?手機整入電子書reader?
拿個大螢幕貼在耳邊講話?當然不通...至少要用耳機...
要打電話,也得拿個大螢幕出來按?是有點麻煩...
電子書reader的潛在購買群數量vs手機數?或許難以達到足夠低的成本...
那麼電子書reader就成了一個額外物品,必須考量是否會攜帶出門在外使用?
若是不考慮在外使用,那就與PC對衝,本質上不需要這麼一部機器,除非是學生的電子教科書reader。
因此,電子書reader應該是個能夠攜出隨身使用的設備。
如此一來,必須考量體積、重量、使用時間(電力)、使用環境。
攜帶式設備當然是越輕越薄越小越好。
面積這點已經有前提了,必須有相當大小,至少是文庫本那麼大。
再來便是盡力壓低體積與重量,提高使用時間。
手機人人會帶,手機上能做到的事,若是電子書reader的大螢幕不會做的比較好的,也就不必整合進入電子書reader了。
那,web browser呢?
確實,螢幕大一點會比較好,而且,就Kindle的營運模式來看,WAN/Internet該是電子書readr必備的能力。
整合web browser似乎是個優勢...但,是否又會碰上,FLASH不能跑?YouTube不能看?這類的問題...
若要都做得到,CPU要多強?電池要多大?螢幕反應要多快?這又衍生出一堆問題...
就使用方式/行為模式來看,
看書與web browser的差異在使用時間長度,雖然二者都是獲取資訊/知識,
用web browser比較頃向與尋找某些特定的資訊,求的是快,找到,就結束,使用時間不長。
看書,則是件比較長時間的事,大多是輕鬆的時間看。
因此web browser可以用手機的小螢幕,使用時間不長,還能忍受。
看書,若是用同樣的小螢幕,頻頻翻頁,不僅麻煩,長時間而言,眼睛也不舒服。
若是如此,想要將電子書reader整合入隨身的電子設備,其實也就是手機,應該不通。
反過來呢?手機整入電子書reader?
拿個大螢幕貼在耳邊講話?當然不通...至少要用耳機...
要打電話,也得拿個大螢幕出來按?是有點麻煩...
電子書reader的潛在購買群數量vs手機數?或許難以達到足夠低的成本...
那麼電子書reader就成了一個額外物品,必須考量是否會攜帶出門在外使用?
若是不考慮在外使用,那就與PC對衝,本質上不需要這麼一部機器,除非是學生的電子教科書reader。
因此,電子書reader應該是個能夠攜出隨身使用的設備。
如此一來,必須考量體積、重量、使用時間(電力)、使用環境。
攜帶式設備當然是越輕越薄越小越好。
面積這點已經有前提了,必須有相當大小,至少是文庫本那麼大。
再來便是盡力壓低體積與重量,提高使用時間。
手機人人會帶,手機上能做到的事,若是電子書reader的大螢幕不會做的比較好的,也就不必整合進入電子書reader了。
那,web browser呢?
確實,螢幕大一點會比較好,而且,就Kindle的營運模式來看,WAN/Internet該是電子書readr必備的能力。
整合web browser似乎是個優勢...但,是否又會碰上,FLASH不能跑?YouTube不能看?這類的問題...
若要都做得到,CPU要多強?電池要多大?螢幕反應要多快?這又衍生出一堆問題...
2009年11月21日 星期六
電子書實體銷售
電子書怎麼賣?
透過internet很合理,不過,不會用internet的老人怎麼辦?
那就只有像Kindle這般的產品才做得到...
或許電子書也可以透過實體銷售,正如無形的音樂透過CD般,擺在flash drive裡賣,
或許還能透過flash drive上的micro-controller做些版權控制,
例如限定特定的軟體讀取,便能避免被copy...
相對於紙本書,flash drive上的內容可以隨時改變,並無庫存壓力。
缺點是,成本高,
因此該適用於賣套書,或是印刷與紙張成本較高的全彩書籍。
透過internet很合理,不過,不會用internet的老人怎麼辦?
那就只有像Kindle這般的產品才做得到...
或許電子書也可以透過實體銷售,正如無形的音樂透過CD般,擺在flash drive裡賣,
或許還能透過flash drive上的micro-controller做些版權控制,
例如限定特定的軟體讀取,便能避免被copy...
相對於紙本書,flash drive上的內容可以隨時改變,並無庫存壓力。
缺點是,成本高,
因此該適用於賣套書,或是印刷與紙張成本較高的全彩書籍。
2009年11月20日 星期五
拿數位相框來看書如何?
數位相框能不能拿來看電子書?其實也是可以...
當然,不會很好用,
不過,很便宜,不用解決電子紙這個大麻煩...
誰在用數位相框?不會用PC的老人家
那,弄些老人家會看的佛經、養生、保健之類的電子書來賣如何?
就裝在flash drive上,插進數位相框就能讀了,
還可以放大字體勒~不用拿放大鏡,多好~
當然,不會很好用,
不過,很便宜,不用解決電子紙這個大麻煩...
誰在用數位相框?不會用PC的老人家
那,弄些老人家會看的佛經、養生、保健之類的電子書來賣如何?
就裝在flash drive上,插進數位相框就能讀了,
還可以放大字體勒~不用拿放大鏡,多好~
2009年11月19日 星期四
2009年11月18日 星期三
進口日本車44.8萬!
http://news.u-car.com.tw/news-detail.asp?nid=10032
Suzuki賣這價格,
這,和裕隆的熊貓比起來,
你要買哪個?
熊貓還是乖乖賣20萬吧~回饋你這數十年來由台灣民眾身上賺的吧~
Suzuki賣這價格,
這,和裕隆的熊貓比起來,
你要買哪個?
熊貓還是乖乖賣20萬吧~回饋你這數十年來由台灣民眾身上賺的吧~
2009年11月17日 星期二
2009年11月12日 星期四
F1何不改成電動車賽?
Honda、BMW、Toyota都退出了F1了...
供應輪胎的Bridgestone也不玩了...
Renault也可能落跑...
那F1裡,只剩下Ferrari還有量產車...
幹嘛不玩了?經濟不景氣嘛...
這不表示就不花錢打廣告做行銷,與研發未來有競爭力的新產品。
眼前,最重要的,該是電動車!
砸錢玩超級燒油的F1,實在不合環保形象,也與未來的競爭力沒多大關連,頂多廣告效應而已。
而對Honda、BMW、Toyota而言,還需要宣傳品牌嗎?
Renault或許還比較有必要...
既然車廠都改玩電動車了,何不,F1也改比電動車?
這也是遲早的事吧?
看看Tesla的車能在五秒內加速到100Km/h,有幾輛引擎車做的到?做的到又是幾倍價格?
拿電動車來比賽不是更精彩?
供應輪胎的Bridgestone也不玩了...
Renault也可能落跑...
那F1裡,只剩下Ferrari還有量產車...
幹嘛不玩了?經濟不景氣嘛...
這不表示就不花錢打廣告做行銷,與研發未來有競爭力的新產品。
眼前,最重要的,該是電動車!
砸錢玩超級燒油的F1,實在不合環保形象,也與未來的競爭力沒多大關連,頂多廣告效應而已。
而對Honda、BMW、Toyota而言,還需要宣傳品牌嗎?
Renault或許還比較有必要...
既然車廠都改玩電動車了,何不,F1也改比電動車?
這也是遲早的事吧?
看看Tesla的車能在五秒內加速到100Km/h,有幾輛引擎車做的到?做的到又是幾倍價格?
拿電動車來比賽不是更精彩?
2009年11月11日 星期三
iPhone客戶群有多重要?
這篇裡 http://www.frostyplace.com/index.php?story_id=8338
有這麼一句
在今年年中時的一項統計分析就曾指出蘋果與 RIM 兩家公司只佔了行動電話產業 5% 的市場,但卻拿下了快六成的整體行動電話產業收益。
這又是個80/20比例的好例子~
我說,
各位網站製作者,還不修改網頁成為iPhone/GPhone friendly嗎?
你可知有多少潛在的主顧客被你的網頁擋在門外?
有這麼一句
在今年年中時的一項統計分析就曾指出蘋果與 RIM 兩家公司只佔了行動電話產業 5% 的市場,但卻拿下了快六成的整體行動電話產業收益。
這又是個80/20比例的好例子~
我說,
各位網站製作者,還不修改網頁成為iPhone/GPhone friendly嗎?
你可知有多少潛在的主顧客被你的網頁擋在門外?
2009年11月9日 星期一
2009年11月8日 星期日
2009年11月7日 星期六
2009年11月6日 星期五
工作服
勞動工作時,該穿什麼衣服?
我老爹嘛...穿的是西裝褲,上身則是隨便穿件套頭衣。
西裝褲?幹嘛不穿牛仔褲?
台灣的天氣,勞動時,牛仔褲你穿的住?
牛仔褲是老美的工作服,在台灣勒?都是妹妹在穿...
妹妹不勞動,指甲上畫滿花,連洗碗都難...
現在台灣穿的西式服裝,也就是西方人發展出來的服裝,並不是適合台灣的服裝。
濕熱只有冷氣的台灣該穿的服裝,當然與乾冷只有暖氣的歐洲大不同。
透氣、排汗該是基本要求;不能太服貼,太熱了;也不能太寬鬆,不俐落。
手腕與腳踝上該束住,也能往上拉,以方便有時必須用水或是洗手腳。
上衣當然用拉鍊,能快速拉開散熱。
褲頭上用鬆緊帶,但也可穿上寬大的工作腰帶(掛工具用的)。
當然,必須有大大小小各種用魔鬼氈或拉鍊開關的口袋,以及擺隻筆的位置。
布料必須夠耐磨,但不厚,冬夏皆宜;冬天,內面加件貼身就好。
顏色嘛,要不然耐髒的黑,要不然顯眼安全的橘黃。
這般衣服做將來,如何?
2009年11月5日 星期四
資本家的良機?還是勞工的良機?
商業周刊上說電動車與LED是百年難得一見的良機,
是沒錯啦,只是,這到底是資本家的良機?還是勞工的良機?
電動車裡需要的新東西,馬達、伺服控制器、電池、電源轉換,
除了電池外,都是發展多年,非常穩定的技術;
而且台灣都沒啥優勢,無論技術、生產、市場占有率。
電池,更是不用說,技術完全沒有,產量也超低...
那,到底台灣在電動車能佔啥優勢?
目前看來,就只有拼命擴大生產量,硬擠進市場而已...
這,與其他行業的代工有啥差別?
LED呢?也是相同...
商業周刊上寫的重點都在搶先買機台,擴大生產量...
哎...另一個光碟片而已...
資本家或許可以在這波賭中了,大賺一筆;
勞工呢?只能繼續被老闆要求拼命拼命拼命再快再快再快...
2009年11月4日 星期三
Tesla充飽電能跑501公里!
http://news.u-car.com.tw/news-detail.asp?nid=9950
這麼昂貴的電動車可以做到這程度,
對富人來說,該是換電動車的時候了吧?
0~100Km/h只要4秒!哪輛引擎車做得到?
做得到的,價格又是多少?
2009年11月3日 星期二
橡皮車
2009年11月2日 星期一
電動車怎麼課稅?
世界各國都在往電動車方向衝,
若是你很有錢,也排隊買到一輛Tesla,要報關進口時,
首先碰到的問題就會是,不知道怎麼課稅?
台灣的稅制非常怪,
汽車不照價格課稅,而是照排氣量,
而且,這排氣量是指往復式活塞的排氣量,
Mazda RX-8的轉子引擎照排氣量來算,只有1,200,照這數字課嗎?
實際上卻是用2,400課...
電動車呢?排氣量0...
免稅!真是太好了~
到底小客車是民生必需品?還是奢侈品?
若是必需品,就不該課高貨物稅。
由環保的觀點來看呢?
似乎該鼓勵大眾運輸,
但,由城鄉不同地區的觀點來看呢?
住在鄉下,無車寸步難行...
我知道許多人都是因為主婦懷孕了,而買車...
而我家裡的車,則是因為父母年紀大了,跑一趟三十公里回鄉下,騎機車實在太累...
若由環保觀點,課稅該以耗能(現在不只是燃油)效率來課,
每款車上市前都會送去能源局測,測完後呢?沒了...
2009年11月1日 星期日
2009年10月31日 星期六
哪年的超級電腦?
http://3c.u-car.com.tw/3cdetail.asp?articleid=455
這篇(當然,是個沒啥用的宣傳),說是個個人用的超級電腦...
哪年超級?
二十年前Cray那級的超級?
台灣的新聞媒體老喜歡說科技業,
科技?
搞了二十年還是只會做單機的PC,哪裡科技啦?
IBM一部mainframe上用幾個processor這些媒體可知道?
真要算很複雜的東西,一部PC夠嗎?
若要兜一堆PC,透過Ethernet,隨便也100ms的latency,實在是太慢...
回過來講,一部PC除了玩game外,大部份時間CPU都在發呆,
白吃電...
這環保嗎?
那多餘的能力不拿來用,真是可惜...
哎,哪年PC才能長出手腳來啊...
哪年超級?
二十年前Cray那級的超級?
台灣的新聞媒體老喜歡說科技業,
科技?
搞了二十年還是只會做單機的PC,哪裡科技啦?
IBM一部mainframe上用幾個processor這些媒體可知道?
真要算很複雜的東西,一部PC夠嗎?
若要兜一堆PC,透過Ethernet,隨便也100ms的latency,實在是太慢...
回過來講,一部PC除了玩game外,大部份時間CPU都在發呆,
白吃電...
這環保嗎?
那多餘的能力不拿來用,真是可惜...
哎,哪年PC才能長出手腳來啊...
2009年10月30日 星期五
Tesla inside?
在商業周刊上看到做電動車的Tesla打算做Tesla inside...
Tesla inside當然是由Intel inside來的,
也就是拿PC全球垂直分工這例子來比擬電動車,
成或不成?當然也得看是否有類似PC般的整個產業結構出現...
當年computer主要就是IBM的main frame,
PC在各方面都與IBM原本的產品與生意天差地遠,根本就是一片真空的市場,
因此讓當年小小的Intel、Microsoft以及台灣的小電子廠有機會坐大。
如今的電動車呢?
產品必須直接與現有的引擎車競爭,甚至成本更高。
對手不是只有一家寡佔老大的IBM,而是八大集團,各有市場,各有優劣。
Tesla的優勢呢?
據商業周刊說,在電動車的控制系統,(其他部份其實都是供應商給的)
這,並不是只有Tesla內行,Toyota的油電混合車可是賣了百萬輛哪!
Honda、BMW、Nissan也有...
Tesla的代工廠何在?
或許中國、南韓、印度、馬來西亞會有機會....
Tesla inside當然是由Intel inside來的,
也就是拿PC全球垂直分工這例子來比擬電動車,
成或不成?當然也得看是否有類似PC般的整個產業結構出現...
當年computer主要就是IBM的main frame,
PC在各方面都與IBM原本的產品與生意天差地遠,根本就是一片真空的市場,
因此讓當年小小的Intel、Microsoft以及台灣的小電子廠有機會坐大。
如今的電動車呢?
產品必須直接與現有的引擎車競爭,甚至成本更高。
對手不是只有一家寡佔老大的IBM,而是八大集團,各有市場,各有優劣。
Tesla的優勢呢?
據商業周刊說,在電動車的控制系統,(其他部份其實都是供應商給的)
這,並不是只有Tesla內行,Toyota的油電混合車可是賣了百萬輛哪!
Honda、BMW、Nissan也有...
Tesla的代工廠何在?
或許中國、南韓、印度、馬來西亞會有機會....
2009年10月28日 星期三
Koobe
http://www.koobe.com.tw
八月時某天晚上在家見到遠流老闆上電視談到這個,那時才知道遠流搞了這東西,而且竟然是一年前就開始的!
這實在太扯了...搞了一年,竟然我沒聽過...
這網站...實在...
完全沒強調他們的價值何在...提供的服務的全貌為何...優勢何在...
難怪搞了一年多,難得聽聞...
電子書這生意成不成,首要的問題就是如何收得到錢,
以Amazon的Kindle而言,是透過專用reader這方式控管(其實還可用iPhone),
Koobe呢?有專用reader嗎?
沒有專用reader,那麼是用PC看?還是iPhone看?
若是用PC,那軟體勒?
網站上找了找,有一個軟體下載...哎...你也highlight一下吧!
電子書試閱這頁的重點全都是書...沒弄錯吧...
你是賣書的遠流?還是賣電子書出版行銷服務的Koobe?
軟體在此下載?怪怪,通常這不是該擺在書店的嗎?
到底,這網站是給購書者看的?還是給出版業者看的?
若是給出版業者看的,應該提供更詳細的business model的流程說明吧?
怕洩露機密?那軟體還隨便給人download?不用簽MOU?
DRM到底怎麼做,沒提到...
機密?那乾脆整個網站關掉算了~
也提到數位內容通路商,也就是提供建立書店的服務,
那,問題就會是,你們能架構多大的書店?能同時服務多少access?
有實例嗎?有測試系統可以玩嗎?
完全沒提...若是還沒準備好,就別寫上去,又不是公家機關...
至少也寫個road map之類的詞吧...
這網站上最新消息第三項,竟然是二月的書展...
哎,這種做事的節奏...果然,真是文化事業啊...
第一項是政府的政策...嘿...人家Kindle賣的嚇嚇叫,有政府幫忙嗎?
人人都說電子書將是個大革命,你還在仰望政府施捨?做啥生意啊...
由這整個網站可以看出,用的人不對...至少行銷的人不對...
不管網站,回過頭來看,是否會有這樣的生意機會存在?
也就是說網站上列出的三項
電子書轉檔及加值服務
數位版權管理系統服務
數位出版代銷服務
第一項,
由紙本轉到電子檔,這當然是個大工程,而且有許多過去累積的書籍可做...
不過,看來,Koobe做的並非如此,他們接受的是PDF,電子檔...
換句話說,這第一項,其實指的是由PDF轉成附加上他們自己的DRM方式的特殊檔案...
這項,該併入第二項...
第二項,也就是DRM,這該與reader以及線上書店結合,
這reader看來會是個PC上的軟體,那,
怎麼鎖住書?用ID/password?
能跨PC, Mac, Linux, iPhone, Gphone?
同一人在自己手上的PC與Gphone都能看嗎?
PC硬碟掛了,能再度免費download嗎?
能夠家庭成員共享嗎?怎麼共享?
書的內容能摘錄copy出來嗎?
第三項,這等於是做電子書店與出版業者之間的生意,
這就怪了...為何需要Koobe做這事?
既然出版業者手上有PDF了,交給Amazon就會處理成Kindle的格式了,幹嘛還要你Koobe?
總不會Amazon還用你Koobe的軟體以及DRM吧?
要用,就只能全用,也就是,
只有新的電子書商店才會用Koobe的整套(其實也只有reader軟體與DRM而已...)。
而需要Koobe的人(那些不會做DRM與軟體的出版業者),難到會架夠大的電子書商店網站?
可以想見,不提供電子書店網站服務的話,這三項,根本就沒搞頭...
既然要提供,何不乾脆自己開電子書店?
否則,誰來當白老鼠?
整個華文社會,又能夠有幾家這種電子書店好來當你Koobe的客戶?
台、港、中、新各一家吧...
頂多四個客戶...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八月時某天晚上在家見到遠流老闆上電視談到這個,那時才知道遠流搞了這東西,而且竟然是一年前就開始的!
這實在太扯了...搞了一年,竟然我沒聽過...
這網站...實在...
完全沒強調他們的價值何在...提供的服務的全貌為何...優勢何在...
難怪搞了一年多,難得聽聞...
電子書這生意成不成,首要的問題就是如何收得到錢,
以Amazon的Kindle而言,是透過專用reader這方式控管(其實還可用iPhone),
Koobe呢?有專用reader嗎?
沒有專用reader,那麼是用PC看?還是iPhone看?
若是用PC,那軟體勒?
網站上找了找,有一個軟體下載...哎...你也highlight一下吧!
電子書試閱這頁的重點全都是書...沒弄錯吧...
你是賣書的遠流?還是賣電子書出版行銷服務的Koobe?
軟體在此下載?怪怪,通常這不是該擺在書店的嗎?
到底,這網站是給購書者看的?還是給出版業者看的?
若是給出版業者看的,應該提供更詳細的business model的流程說明吧?
怕洩露機密?那軟體還隨便給人download?不用簽MOU?
DRM到底怎麼做,沒提到...
機密?那乾脆整個網站關掉算了~
也提到數位內容通路商,也就是提供建立書店的服務,
那,問題就會是,你們能架構多大的書店?能同時服務多少access?
有實例嗎?有測試系統可以玩嗎?
完全沒提...若是還沒準備好,就別寫上去,又不是公家機關...
至少也寫個road map之類的詞吧...
這網站上最新消息第三項,竟然是二月的書展...
哎,這種做事的節奏...果然,真是文化事業啊...
第一項是政府的政策...嘿...人家Kindle賣的嚇嚇叫,有政府幫忙嗎?
人人都說電子書將是個大革命,你還在仰望政府施捨?做啥生意啊...
由這整個網站可以看出,用的人不對...至少行銷的人不對...
不管網站,回過頭來看,是否會有這樣的生意機會存在?
也就是說網站上列出的三項
電子書轉檔及加值服務
數位版權管理系統服務
數位出版代銷服務
第一項,
由紙本轉到電子檔,這當然是個大工程,而且有許多過去累積的書籍可做...
不過,看來,Koobe做的並非如此,他們接受的是PDF,電子檔...
換句話說,這第一項,其實指的是由PDF轉成附加上他們自己的DRM方式的特殊檔案...
這項,該併入第二項...
第二項,也就是DRM,這該與reader以及線上書店結合,
這reader看來會是個PC上的軟體,那,
怎麼鎖住書?用ID/password?
能跨PC, Mac, Linux, iPhone, Gphone?
同一人在自己手上的PC與Gphone都能看嗎?
PC硬碟掛了,能再度免費download嗎?
能夠家庭成員共享嗎?怎麼共享?
書的內容能摘錄copy出來嗎?
第三項,這等於是做電子書店與出版業者之間的生意,
這就怪了...為何需要Koobe做這事?
既然出版業者手上有PDF了,交給Amazon就會處理成Kindle的格式了,幹嘛還要你Koobe?
總不會Amazon還用你Koobe的軟體以及DRM吧?
要用,就只能全用,也就是,
只有新的電子書商店才會用Koobe的整套(其實也只有reader軟體與DRM而已...)。
而需要Koobe的人(那些不會做DRM與軟體的出版業者),難到會架夠大的電子書商店網站?
可以想見,不提供電子書店網站服務的話,這三項,根本就沒搞頭...
既然要提供,何不乾脆自己開電子書店?
否則,誰來當白老鼠?
整個華文社會,又能夠有幾家這種電子書店好來當你Koobe的客戶?
台、港、中、新各一家吧...
頂多四個客戶...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2009年10月25日 星期日
按mouse按到手受傷?


許多人都不知道mouse是導致手腕與肩關節毛病的元兇...
其中一個大因素就是按鍵,絕大多數的mouse按鍵都太硬了!
一天按個數百次,一個月按數千次,一年呢?腕關節就掛了...
當年mouse初出現時,按鍵都是個獨立的機構設計,
如今呢,幾乎都是與外殻同一件,省錢嘛~方便組裝嘛~漂亮嘛~傷手嘛....
太硬了,真傷手!
所以說,要找隻mouse,真難...
這隻 http://mmustbefunny.blogspot.com/search?q=elecom 就不錯...
好吧,救星來了,
這隻Apple的新mouse,http://www.frostyplace.com/index.php?story_id=8282
完全沒按鍵!觸控的!
這下不傷腕了吧?
只是...不知道是否是如同mouse pad般,要不然太敏感,要不然太鈍...
Apple最近的幾隻mouse,雖說都很漂亮,但遠不及當年那隻藍白色Yoyo球或是更早那隻米白色的好用,總覺得過度強調外型而犧牲了實用性,
一個一天會用上數百回產品,設計者自己大概也會用到手痛吧...
就技術上的觀點,有趣的會是,這隻Magic Mouse用的是如同mouse pad的solution?
若是如此,這該是首見的曲面的產品勒~
再回來談mouse設計,
另一個因素是底面的滑順程度,這取決於底面那幾片特別的塑膠(該是用鐵氟龍材質吧?)
不滑順,就得費力來回...又是個傷腕關節的因素!
Apple的mouse在這方面倒是一向相當好,少有對手,
這隻Magic Mouse底面那兩條黑條大概就是了~換成黑色,不錯,很漂亮!
常見到許多人移動mouse一段距離後,抓起來,拉回去,再滑過去...
沒想到您家的老鼠還會後空翻回去再往前跑哪...
mouse不是設計來這麼用的啦~調整一下設定吧...
調的太鈍,便會如此;太敏感,必須要很精準的施力定位,也傷腕...
至於肩關節的傷,
椅子太矮!桌子太高!keyboard與mouse太高!
傷得不會只是肩,頸、腰部脊椎、臗關節全都傷了!
2009年10月24日 星期六
投資人不是你想的那樣
數位之牆這篇寫的很好,
http://www.digitalwall.com/scripts/display.asp?UID=467其實,原則很簡單,設身處地,反過來,以對方的立場想,
無論做什麼事,這都該是基本原則。
尤其是創業,首先就該想顧客會怎麼想?
這關過了,面對投資人才會有話說...
只是,一般人,實在很少這麼思考...
更何況是,必須有些憨膽的創業者...
2009年10月23日 星期五
2009年10月22日 星期四
幸福的工作
掌生穀粒 http://www.greeninhand.com/
有這麼一句
連自己都不感興趣的事,怎麼能傳遞令人幸福的商品訊息
商業周刊的發行人也說,看人,就看這人真不真!
一群假人,做不出啥真的事來
只是多數人都是騎驢找馬,等著下班時間在工作,
幸福?聽都沒聽過...
2009年10月21日 星期三
追求完美?
掌生穀粒 http://www.greeninhand.com/
有這麼一句
但,傳統,或者說日本式的觀點會是
顧客不會聽你的解釋,只會要求完美
這,二者,是否立場不同?
難說,與其謊稱完美被顧客戳破,不如實在明說其不完美之處,
畢竟,完美本就不存在...
而,你的對手並非完美,而是其他人。
台灣的PC業出個產品,總希望規格完美,這個也有,那個也有,你要的所有功能他都有,真是太完美了~
但是,外觀很醜,操作很不方便,品質也不怎樣...
這完美,只出現在規格書那張紙上而已...
2009年10月20日 星期二
熱愛投資?
有個廣告說,我熱愛投資...
這簡直像是說,我愛送錢給人花...
縱使是說,我熱愛賺錢,這都顯得非常奇怪了...
賺錢這種事,可以熱愛?
熱愛花錢享受很合理,熱愛賺錢...真詭異...
熱愛投資...這種廣告詞,真是白癡到了極點...
2009年10月19日 星期一
為何蓋水泥房子?
台灣,這些年來,絕大多數新建房屋都是水泥屋,
而四十年前則大多為木結構與磚瓦混合。
為何蓋水泥屋?有啥好處?
在多雨、多地震處蓋水泥屋實在不太通...
地震一震,水泥就裂,下雨縫隙便滲水,牆上便冒出壁癌..
縱使沒裂,水泥天生親水,無法長期耐水,多雨地區的窗框縫裡總難免滲水...
而且,水泥屋施工期非常長,需要的設備機具也最多,材料最重,也最不精準...
或許,當年是為了防火,
而後因為都是高樓,必須用水泥,
如今則是營造業只會水泥屋,便成了獨棟平房也是水泥屋...
或者是起造者自己也沒想過,直覺的便建水泥屋...
建好水泥屋後,在裡面再鋪上木頭地板...這...實在...
2009年10月18日 星期日
2009年10月17日 星期六
沾光?關於店名
在台灣,常會見到許多店名很熟悉,
例如,這幾年最流行的是鴻海、華碩、廣達...
當然,不是指做電子產品那三家,而是路邊一些各行各業的店,取了這些名字...
多年前流行的則是大同...
幹嘛取個和人家著名公司相同的店名?沾光?
沾這光會讓生意比較好嗎?
想必不會,至少這幾十年來,我還沒聽過二家不同行業同名卻同樣有大成功的例子...
想想,連取個名字都不肯走自己路的人,
做生意,會做的好嗎?
2009年10月10日 星期六
燈隨路轉?
http://news.u-car.com.tw/news-detail.asp?nid=9823
工研院這個轉向頭燈的做法採取的不是燈隨方向盤轉,而是燈隨路轉,
看起來很合理...
但,若是行駛在主要道路上,在大左弧彎處,燈隨著路轉,
偏偏我就是要右轉切到右側小路上勒?
說穿了,這東西的目的在做改裝車市場,
需要個裝置去偵測方向盤轉動角度,但這東西不容易做,或是有專利,
為了規避這部份,才改成偵測路面標線,
成了,車不隨意走...
不如將這東西搭上水平感應,用以偵測道路上下起伏狀況,作為自動變速箱的輔助,
變速程式的缺點在無法先一步得知駕駛者的意向以決定換檔是否要延遲或提前,
而駕駛者的意向大多循著道路狀況而變,
若先一步知道路面接著是上坡或下坡,便能做到更為平順的換檔。
2009年10月9日 星期五
2009年10月8日 星期四
賣軟體還要分區域?
台灣沒有iTunes music store...
因為唱片業習慣依地區授權,Apple還沒搞定台灣的授權...大概也嫌小,懶得做...
因此在台灣上iTunes store只能看App store。
上去找Loopt(http://mmustbefunny.blogspot.com/2008/11/honey.html)這個監視軟體,找不到!怪怪...
沒過iPhone OS 3.0認證?用Uquery找找(http://www.uquery.com),有啊...
竟然台灣沒賣!
2009年10月7日 星期三
Who's here? Who's around?
2009年10月6日 星期二
iPhone as a WiFi disk
這軟體不錯...
http://itunes.apple.com/WebObjects/MZStore.woa/wa/viewSoftware?id=311170976&mt=8而且免費~
2009年10月5日 星期一
iTunes App Store為何好玩?
最近有空就上去逛逛,軟體類型真是多,很有趣~
更吸引人的是,大半都是US$0.99!不到一張大樂透彩券的價格...
更有一堆是免費的~
像是TouchCalc
這般的工程用計算機,甚至還可以寫方程式,免費~

這下Casio真的不用混了...
逛街這件事,若是逛那買不起的街,就有點索然無味...
逛的每樣都買的起,還買的起一大堆,更不用擔心提不動,那就興味盎然了...
而且購買非常簡單,一點就完成,不用輸入一堆資訊。
相對之下,傳統的軟體銷售方式,縱使是internet download銷售,
四處分散在各家軟體公司的網站,搜尋比較不易,
真要購買,又得輸入一堆資訊,
價格又都是依照盒裝實體通路銷售方式訂定,那可是十倍以上於iPhone版本哪~
何來吸引力?
既然iTunes App Store這麼成功,Apple實在該認真做個Mac App Store,
更進一步擴大Mac市場...
2009年10月4日 星期日
找不到尺?
2009年10月3日 星期六
Honda又一隻單人輔助載具
2009年10月2日 星期五
2009年10月1日 星期四
2009年9月30日 星期三
Steve Jobs的簡報技巧
http://www.youtube.com/watch?v=2-ntLGOyHw4&feature=player_embedded
其實基本原則很簡單...不過大多數人都沒這麼做而已...
其中或許有個大因素...沒有如同Apple那麼強的美術設計人員支持!
倘若你要學每張slide都只有一句話,或是一個數字,
你會發現,畫面顯得很平淡...
這一方面是,沒有漂亮的圖片、影像、video在後面支持...
另一方面,你的產品實在也沒啥在視覺上吸引人之處...
所以說,那些原則可以學,
但真正的根源,或許還是在產品本身,
甚至公司文化...
2009年9月29日 星期二
Le Pont
2009年9月28日 星期一
誰買iPhone?

iPhone這種電話,功能超多,應該有許多年輕人喜歡吧?
功能多,使用上也必較複雜些,大概不太適合年紀大點的人吧?
剛才去中華電信,
前後四、五個人,全都是來買iPhone的...
全都年紀比我大,也就是都大於40歲...
這..是怎麼回事勒?
難道是因為螢幕大,老花眼看起來輕鬆嗎?
不知道中華電信是否有統計過iPhone顧客的年齡層分布...
不知道這些年紀較大的使用者,是否也會去App store買軟體?
或許,針對這族群,寫個軟體來賣,或有賺頭...
那些網路買股票的,開發iPhone版沒?
之前想過的,搭配血壓計或血糖計的健康指標統計圖軟體...
按時服藥提醒軟體勒?先拍下藥品照片,提醒時便顯示照片。甚至可以與醫院系統結合,由醫院系統匯入資料。
有聲書呢?
又,中華電信大半的經銷點都沒有iPhone 3GS,
我去的這個前電信局服務處,一天只到貨5隻,
其他獨立的聯強或是神腦的店面,有些根本還沒機會配到貨,有些一週只配一次貨,
可見得,中華電信上次那批3G吃太多,嚇到了...
2009年9月27日 星期日
2009年9月26日 星期六
慢的要命的Windows XP
現在的Intel based Mac都能跑Windows,透過virtual machine或是直接在開機時選擇,
用起來呢,Windows XP就是遠比Mac OS慢太多了...無論是哪種跑法。
這,實在很可笑...
照說OS越老,應該越小,跑起來越快,
實際上根本不是這回事...
現在,我跑Mac OS很爽,
跑Windows XP就邊用邊罵....
2009年9月25日 星期五
2009年9月24日 星期四
Time shifting radio

Tivo發展出time shifting video,實在是個創舉!
Apple的新iPod(http://www.frostyplace.com/index.php?story_id=8169),則有time shifting radio
2009年9月23日 星期三
肉貴?還是菜貴?
颱風天後,若買個便當,常見不到綠色的蔬菜...
菜價再怎麼貴,也不會比肉價高吧?
就算是非颱風的影響,便當裡的蔬菜總是遠比肉來的少很多...
到底那個佔成本?
總不至於都是因為顧客想要這樣的組合吧?
在菜市場,菜,當然價格遠不及肉,
但若是考量儲藏、加工、保存成本,菜,就遠比肉貴的多了...
便當裡的菜色組合,反應的並非顧客的偏好,而是業者的成本...
類比好?還是數位好?
類比抗雜訊能力低,數位可靠的多。
數位初期的成本高,後續的維護發展成本低(因為簡單),類比則相反,
結果成了,類比才是開發的重點,數位沒啥難的...
2009年9月22日 星期二
2009年9月20日 星期日
氫燃料電池車量產?
這篇(http://news.u-car.com.tw/news-detail.asp?nid=9682)
所說的二百輛,離量產還有相當距離吧...
除了能快速補充燃料外,燃料電池車比起純二次電池車,有何優勢?
倘若電池科技能快速進步到某個程度,
或是電池成了標準品能快速替換,
那麼二者又是誰佔優勢?
這疑問的解答,除了,氫觸媒轉換技術與電池技術進展速度的競賽外,
氫燃料電池車的能源,氫,目前其實還沒有量足夠且穩定的來源。
而電力,卻能以各種形式產生。
氫的運送、儲存必然要耗費許多能量,
電力則早已有現成的供電線路,幾乎等於無能量消耗,且快速。
那個問題會比較多?
那個的不確定性會比較高?
哪個所需的時程會比較長?
目前看來,似乎是純二次電池遠遠佔上風...
2009年9月19日 星期六
RISC vs CISC
最近換了MacBook Pro,Intel based,
某天,突然想到,我用的Microsoft Office 2004原本是用在PowerPC上的,怎麼這新機也能跑?
這才想起該是emulator在背後將PowerPC instruction轉譯了,
performance如何?
完全感覺不到它的存在...
遠比我的老Mac PowerPC G4 400MHz快得多~
事情總是如此詭異勒...
當年PowerPC出現時,便打著RISC可以模擬任何一種CPU,
事實上少有人這麼用,在PowerPC那數百MHz的CPU上做這種事,實在還是太慢了...
反倒是Mac轉戰到Intel,倒過來用CISC去模擬RISC!
這真是...
2009年9月18日 星期五
2009年9月17日 星期四
Apple公開Grand Central Dispatch source code

上回才說到縱使Apple有Grand Central Dispatch,porting 到別的OS也沒有(http://mmustbefunny.blogspot.com/2009/09/mac-os-x6-multi-processor-programming.html),
因此得寫不同的程式...
(http://www.appleinsider.com/articles/09/09/11/apple_open_sources_snow_leopards_grand_central_dispatch.html)
或許是想藉此拱成標準,
這就能省去porting的麻煩了...
2009年9月16日 星期三
phone blog/podcast
現在流行寫自己的blog,這對習慣打字的40歲以下人而言,不是啥問題,
40歲以上的人呢?這就有些麻煩...
手寫太慢,用OCR,也常有錯字,
不如用說的~搞個podcast!
最簡單的方式,該是用電話,打個電話號碼,開始說,就像是call in一般,
說完自動存檔,加個標題,
連上這網站時,自動播放錄好的標題,當作節目單,
再點想聽的主題,
這東西,該很適合做口述歷史,
或是第一手新聞目擊報告!
2009年9月15日 星期二
水漲船高的服務業
還記得三十幾年前,一碗麵約是五元,那種很大一個的五元硬幣。
之後,就是你我皆知的,一路往上漲,從沒掉過,漲到如今的五十元,
十倍!
憑什麼漲?
品質有變好嗎?哪有...
環境有變好嗎?哪有...
有比較衛生嗎?哪有...
有比較好吃嗎?哪有...
那,為何漲?
說法一概是原物料、水電瓦斯漲價...
是嗎?
這二十年來,雞肉、豬肉漲價嗎?
另一方面,台幣由當初的對美元的37,漲到25,又跌到33,還是比之前高,
也就是說,服務業者賺的錢的效益,還不只是十倍而已,還要再乘上37/33!
難怪現在開個小店、擺個攤都能賺好幾間房,
領薪水的,就繼續苦哈哈吧...
整體而言,許多服務業的各方面並沒有進步,只有價格進步,
這價格高漲之處,是由產業從業人員創造的國際競爭力吸收了...
這真是水漲船高哪~雖然是艘爛船...
2009年9月14日 星期一
iPhone指令!
這是由電影中衍生來的點子...
要某人照你的指示到某個地點,要如何確定他已經到了?
這能做啥?
腦中一浮現的,有一堆都是不好的事...那些就別提了...
好事勒?
衍生的,例如公車、火車、快遞、外送食物...
如果以安全方向來考量,這麼做,可以確定人員身分,
例如,豪宅的到府維修水電設施,
豪宅主人可以經由internet確定門口按電鈴的確實是被派遣來服務的人員。
還能拿來玩遊戲,錦囊妙計是也。
例如,女王耍僕役,
要僕役照指令到指定地點,到達後再下達下一個指令...
2009年9月13日 星期日
2009年9月12日 星期六
電子書
電子書這東西,不知道為何,台灣最近幾個月才熱起來...
真是夠慢的...早在去年Kindle大賣,就該熱了...
既然最近吵這麼熱,我也懶得提我之前收集的資料了...
只想說,
reader這東西,以目前來說,仍舊會是個封閉式系統,
換句話說,除非台灣任何一家公司有遠大的志向與執行力且與中國合作,
否則,就只有等大咖來找你代工而已...
聽來,是個很適合鴻海的生意,而且也會是紅海的生意...
至於台灣本土市場的書的生意,
除非哪天真有人搞個通用的reader四處賣(想必是五年以後的事...),
否則,大概只能用PC或是iPhone看了...
2009年9月11日 星期五
日本車 vs 歐洲車
一般,台灣人對日本產品的印象,除了品質可靠不容易壞之外,
還包括很仔細、很貼心...
不過,我想,汽車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
日本車所用的技術與零件,遠遠落後歐洲車,少說五年吧...
為何如此?
或許是因為汽車是個很嚴苛的環境,
任何零件與技術要能耐的住、不損壞,不花個三、五年以上慢慢調整、修改,很難做到...
這也難怪日本車不敢輕易用新的技術與零件,
出了事,在日本,那要切腹自殺勒~
哪個員工願意冒這個險?
2009年9月9日 星期三
Mac OS X.6 multi-processor programming

Apple的新OS版本,提出個手法用以解決multi-processor programming這麻煩
也就是提供一個OS level的機制處理thread。
我想,麻煩的會是,怎麼寫個可以port到不同OS上的code...
2009年9月8日 星期二
無線無限
我這裡居高臨下,這棟約28戶,對面的鄰居遠在三百公尺外。
前二天在陽台,打開WiFi,一掃...
竟然有21個網路出現!
還真是氾濫哪...
不可能21個都是我這棟的,想必有些是對面的,
可見得802.11n確實挺敏感勒...
其中約1/3並未鎖住...
這類的小技巧對一般人來說,真的太麻煩了...
如今的WiFi已遠比三年前完整方便許多,
之前單是我在這小公寓裡,客廳與書房間不過是8公尺距離,轉個彎,
802.11b/g怎麼就是不通...
如今我用802.11n,功率只要10%,就能在陽台使用,
差距真是不可道里計...
拿來運用在各式各樣的用途,該比較像話了吧?
只是我還沒試過樓上樓下通不通...
2009年9月5日 星期六
Lutron network遙控器--iPhone App

這個iPhone軟體(http://www.uquery.com/apps/292455118),
讓你的iPhone可以當作Lutron家用控制網路的遙控器,
價格,非常驚人,US$37.99!
iPhone App通常定價是0.99...
2009年9月4日 星期五
去死吧你,聽不見
剛接到個家電的偽裝市場調查,
說是偽裝,是因為只是隨便問了個用啥牌子,品質如何,
再來就說要寄型錄...
這時訊號開始斷續...聽來是packet loss,
顯然是中國那邊透過internet來的電話,腔調非常明顯,
這時我想乾脆掛了,不過還是禮貌點,說了二句“訊號差聽不見”,
對方喃喃自語說了句“去死吧你,聽不見"...
嘿嘿...這就是當年學校教我們的禮義之邦的人民哪..
總覺得事情總是可由些蛛絲馬跡細微末節處看出整體,
不用正規手法的廠商,也不會花錢找像話的行銷包商,結果就是這麼一回事...
自稱是家樂福,這十之八九也是偽裝的...
2009年9月3日 星期四
2009年9月2日 星期三
2009年9月1日 星期二
電動車車頭會變成怎樣?

上回談電動車該長怎樣(http://mmustbefunny.blogspot.com/2009/03/blog-post_15.html),
倒是沒特意談,車頭。
這部份的一向是車外型設計的重點,引擎車總有個大大的進氣罩,
換成電動車,發熱量極低,主要需要的進氣是用在空調,
想必會大幅縮小進氣罩尺寸,這對設計師來說真是福音!可發揮的空間大得多了~
到時,不知道美國那些車頭超大的的老牌車款是否還會維持一個那麼大的進氣罩與車頭?
BMW那二個削圓角的矩形勒?會不會壓扁?還是壓瘦?
既然中間沒有進氣罩,會不會在中間加盞燈?
這該對於LED光源燈具有好處吧?LED燈具的最大問題就是空間與散熱,
若能分攤一些到第三盞燈上應該不錯...
2009年8月31日 星期一
四輪驅動電動車該怎麼配置?

這車(http://news.u-car.com.tw/news-detail.asp?nid=9681),夠眩吧?
不過,我要談的不是外型,而是動力,
雖然是概念車,動力部份只是寫寫規格而已,不過還是值得參考。
這車提出的是柴油引擎加上馬達,馬達用上二個,
前後軸各一個,做四輪驅動,
這就少了個中央的傳動軸,也不用加個離合器做前後軸出力比控制,
直接以電子訊號控制馬達就解決了~
當然,缺點是後面也得挪出個空間擺馬達。
不過,這對於車身前後配重倒是有好處勒~
訂閱:
文章 (Atom)
追蹤者
網誌存檔
-
▼
2009
(238)
-
►
9月
(26)
- Steve Jobs的簡報技巧
- Le Pont
- 誰買iPhone?
- 一張紙,就是喇叭!
- 慢的要命的Windows XP
- 手機拍照報案
- Time shifting radio
- 肉貴?還是菜貴?
- 自創媒體
- 氫燃料電池車量產?
- RISC vs CISC
- 用mouse pad寫字!
- Apple公開Grand Central Dispatch source code
- phone blog/podcast
- 水漲船高的服務業
- iPhone指令!
- 短租屋
- 電子書
- 日本車 vs 歐洲車
- Mac OS X.6 multi-processor programming
- 無線無限
- Lutron network遙控器--iPhone App
- 去死吧你,聽不見
- 冒黑煙的Audi
- 無須換檔的電動車
- 電動車車頭會變成怎樣?
-
►
9月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