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3日 星期五

書還賣得下去嗎?

http://www.digitalwall.com/scripts/display.asp?UID=478
數位之牆這篇,認為書終究會走向免費,靠廣告賺錢,
我並不怎麼同意這觀點...

或許可以說,那些芭樂書刊雜誌,將會走向這路子,你會願意花錢買時報週刊與壹週刊嗎?
那些刊物本就是隨便看看,殺殺時間,其主要閱讀群的行事風格本就是如此。

但專門深度的書呢?
“微趨勢”提到,眼前似乎大家都不看書了,
但,美國的暢銷書排行榜前幾名卻越來越厚!

internet有個前所未有的特點,集合了全球所有人,
因此,再怎麼小眾,透過internet都可能成為有足夠經濟規模的群眾,
任何專門特殊的小領域,因為internet足以快速茁壯,進展速度遠非過去能比,
該領域的專門知識/書刊/訊息/創作/資訊的質與量也暴漲,更因此吸引更多參與群眾。

這些專門領域的參與者,你想,與那些芭樂刊物的閱讀群是同類人嗎?
行事風格相同嗎?消費模式相同嗎?對所從事的該項行為所願意花費的金錢數額接近嗎?
顯然有相當大差異,一個是殺殺時間,所謂的雞蛋水餃金額;
一個是“投入”,已經達到嗜好的等級,金額呢?或許是無上限...
這,就是所謂的黏度的差異。

書電子化之後呢?豈不是讓這個正向循環更是順暢?

書,自古以來,都是小眾的玩意,不會有超過10%的人可以被稱之為愛書人或是有長期的閱讀習慣,
在web上亂逛,與坐在電視前亂轉台沒太大的差異,稱不上“閱讀”,只是接收訊息而已。
可以想見,未來大部份人,會由整天坐在電視前,變成整天坐在web前,(web遲早會有完整的電視節目)
看,或者說,瀏覽,而不是閱讀。
那些閱讀者、有專門領域興趣嗜好者,無論文字、圖像、音樂、video,也將因為全面電子化/internet化後的便利而投入更多的時間在該領域上。
錢,那會花不下去呢?
沒聽過Records to die for、荒島唱片這種詞嗎?

數位之牆與我的觀點的差異,在我們所談的規模或者群眾是二回事;
也或許是那個老問題,你看書嗎?

沒有留言:

追蹤者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