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31日 星期六

哪年的超級電腦?

http://3c.u-car.com.tw/3cdetail.asp?articleid=455
這篇(當然,是個沒啥用的宣傳),說是個個人用的超級電腦...
哪年超級?
二十年前Cray那級的超級?

台灣的新聞媒體老喜歡說科技業,
科技?
搞了二十年還是只會做單機的PC,哪裡科技啦?
IBM一部mainframe上用幾個processor這些媒體可知道?

真要算很複雜的東西,一部PC夠嗎?
若要兜一堆PC,透過Ethernet,隨便也100ms的latency,實在是太慢...

回過來講,一部PC除了玩game外,大部份時間CPU都在發呆,
白吃電...
這環保嗎?
那多餘的能力不拿來用,真是可惜...
哎,哪年PC才能長出手腳來啊...

2009年10月30日 星期五

Tesla inside?

在商業周刊上看到做電動車的Tesla打算做Tesla inside...

Tesla inside當然是由Intel inside來的,
也就是拿PC全球垂直分工這例子來比擬電動車,
成或不成?當然也得看是否有類似PC般的整個產業結構出現...

當年computer主要就是IBM的main frame,
PC在各方面都與IBM原本的產品與生意天差地遠,根本就是一片真空的市場,
因此讓當年小小的Intel、Microsoft以及台灣的小電子廠有機會坐大。

如今的電動車呢?
產品必須直接與現有的引擎車競爭,甚至成本更高。
對手不是只有一家寡佔老大的IBM,而是八大集團,各有市場,各有優劣。

Tesla的優勢呢?
據商業周刊說,在電動車的控制系統,(其他部份其實都是供應商給的)
這,並不是只有Tesla內行,Toyota的油電混合車可是賣了百萬輛哪!
Honda、BMW、Nissan也有...

Tesla的代工廠何在?
或許中國、南韓、印度、馬來西亞會有機會....

2009年10月28日 星期三

Koobe

http://www.koobe.com.tw
八月時某天晚上在家見到遠流老闆上電視談到這個,那時才知道遠流搞了這東西,而且竟然是一年前就開始的!
這實在太扯了...搞了一年,竟然我沒聽過...

這網站...實在...
完全沒強調他們的價值何在...提供的服務的全貌為何...優勢何在...
難怪搞了一年多,難得聽聞...

電子書這生意成不成,首要的問題就是如何收得到錢,
以Amazon的Kindle而言,是透過專用reader這方式控管(其實還可用iPhone),
Koobe呢?有專用reader嗎?
沒有專用reader,那麼是用PC看?還是iPhone看?
若是用PC,那軟體勒?
網站上找了找,有一個軟體下載...哎...你也highlight一下吧!
電子書試閱這頁的重點全都是書...沒弄錯吧...
你是賣書的遠流?還是賣電子書出版行銷服務的Koobe?

軟體在此下載?怪怪,通常這不是該擺在書店的嗎?
到底,這網站是給購書者看的?還是給出版業者看的?
若是給出版業者看的,應該提供更詳細的business model的流程說明吧?
怕洩露機密?那軟體還隨便給人download?不用簽MOU?

DRM到底怎麼做,沒提到...
機密?那乾脆整個網站關掉算了~

也提到數位內容通路商,也就是提供建立書店的服務,
那,問題就會是,你們能架構多大的書店?能同時服務多少access?
有實例嗎?有測試系統可以玩嗎?
完全沒提...若是還沒準備好,就別寫上去,又不是公家機關...
至少也寫個road map之類的詞吧...

這網站上最新消息第三項,竟然是二月的書展...
哎,這種做事的節奏...果然,真是文化事業啊...
第一項是政府的政策...嘿...人家Kindle賣的嚇嚇叫,有政府幫忙嗎?
人人都說電子書將是個大革命,你還在仰望政府施捨?做啥生意啊...

由這整個網站可以看出,用的人不對...至少行銷的人不對...

不管網站,回過頭來看,是否會有這樣的生意機會存在?
也就是說網站上列出的三項

電子書轉檔及加值服務
數位版權管理系統服務
數位出版代銷服務

第一項,
由紙本轉到電子檔,這當然是個大工程,而且有許多過去累積的書籍可做...
不過,看來,Koobe做的並非如此,他們接受的是PDF,電子檔...
換句話說,這第一項,其實指的是由PDF轉成附加上他們自己的DRM方式的特殊檔案...
這項,該併入第二項...

第二項,也就是DRM,這該與reader以及線上書店結合,
這reader看來會是個PC上的軟體,那,
怎麼鎖住書?用ID/password?
能跨PC, Mac, Linux, iPhone, Gphone?
同一人在自己手上的PC與Gphone都能看嗎?
PC硬碟掛了,能再度免費download嗎?
能夠家庭成員共享嗎?怎麼共享?
書的內容能摘錄copy出來嗎?

第三項,這等於是做電子書店與出版業者之間的生意,
這就怪了...為何需要Koobe做這事?
既然出版業者手上有PDF了,交給Amazon就會處理成Kindle的格式了,幹嘛還要你Koobe?
總不會Amazon還用你Koobe的軟體以及DRM吧?
要用,就只能全用,也就是,
只有新的電子書商店才會用Koobe的整套(其實也只有reader軟體與DRM而已...)。

而需要Koobe的人(那些不會做DRM與軟體的出版業者),難到會架夠大的電子書商店網站?
可以想見,不提供電子書店網站服務的話,這三項,根本就沒搞頭...
既然要提供,何不乾脆自己開電子書店?
否則,誰來當白老鼠?
整個華文社會,又能夠有幾家這種電子書店好來當你Koobe的客戶?
台、港、中、新各一家吧...
頂多四個客戶...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2009年10月25日 星期日

按mouse按到手受傷?



許多人都不知道mouse是導致手腕與肩關節毛病的元兇...
其中一個大因素就是按鍵,絕大多數的mouse按鍵都太硬了!
一天按個數百次,一個月按數千次,一年呢?腕關節就掛了...

當年mouse初出現時,按鍵都是個獨立的機構設計,
如今呢,幾乎都是與外殻同一件,省錢嘛~方便組裝嘛~漂亮嘛~傷手嘛....
太硬了,真傷手!
所以說,要找隻mouse,真難...
這隻 http://mmustbefunny.blogspot.com/search?q=elecom 就不錯...

好吧,救星來了,
這隻Apple的新mouse,http://www.frostyplace.com/index.php?story_id=8282
完全沒按鍵!觸控的!
這下不傷腕了吧?
只是...不知道是否是如同mouse pad般,要不然太敏感,要不然太鈍...
Apple最近的幾隻mouse,雖說都很漂亮,但遠不及當年那隻藍白色Yoyo球或是更早那隻米白色的好用,總覺得過度強調外型而犧牲了實用性,
一個一天會用上數百回產品,設計者自己大概也會用到手痛吧...

就技術上的觀點,有趣的會是,這隻Magic Mouse用的是如同mouse pad的solution?
若是如此,這該是首見的曲面的產品勒~

再回來談mouse設計,
另一個因素是底面的滑順程度,這取決於底面那幾片特別的塑膠(該是用鐵氟龍材質吧?)
不滑順,就得費力來回...又是個傷腕關節的因素!
Apple的mouse在這方面倒是一向相當好,少有對手,
這隻Magic Mouse底面那兩條黑條大概就是了~換成黑色,不錯,很漂亮!

常見到許多人移動mouse一段距離後,抓起來,拉回去,再滑過去...
沒想到您家的老鼠還會後空翻回去再往前跑哪...
mouse不是設計來這麼用的啦~調整一下設定吧...
調的太鈍,便會如此;太敏感,必須要很精準的施力定位,也傷腕...

至於肩關節的傷,
椅子太矮!桌子太高!keyboard與mouse太高!
傷得不會只是肩,頸、腰部脊椎、臗關節全都傷了!



2009年10月24日 星期六

投資人不是你想的那樣

數位之牆這篇寫的很好,
http://www.digitalwall.com/scripts/display.asp?UID=467
其實,原則很簡單,設身處地,反過來,以對方的立場想,
無論做什麼事,這都該是基本原則。
尤其是創業,首先就該想顧客會怎麼想?
這關過了,面對投資人才會有話說...

只是,一般人,實在很少這麼思考...
更何況是,必須有些憨膽的創業者...

2009年10月23日 星期五

價值是稀有!

掌生穀粒 http://www.greeninhand.com
有這句話

價值是稀有!

或許以他這個例子而言,價值是即時,
即時,就在那時間,這件事本質上便是絕對稀有不可取代的,
而,這便是服務業的最核心價值。

掌生穀粒賣的是新米,一期一期剛收割的米,
就在台灣,剛收割的米,
這即時與稀有,可不會被WTO打敗!

雖然,這是個全球化競爭的時代,
但,有些事情,遠在天邊的人,還是比不過你的!

2009年10月22日 星期四

幸福的工作

掌生穀粒 http://www.greeninhand.com/
有這麼一句

連自己都不感興趣的事,怎麼能傳遞令人幸福的商品訊息

商業周刊的發行人也說,看人,就看這人真不真!
一群假人,做不出啥真的事來

只是多數人都是騎驢找馬,等著下班時間在工作,
幸福?聽都沒聽過...


2009年10月21日 星期三

追求完美?

掌生穀粒 http://www.greeninhand.com/
有這麼一句

我相信消費者能接受不完美,但不能被欺騙。

但,傳統,或者說日本式的觀點會是

顧客不會聽你的解釋,只會要求完美

這,二者,是否立場不同?
難說,與其謊稱完美被顧客戳破,不如實在明說其不完美之處,
畢竟,完美本就不存在...
而,你的對手並非完美,而是其他人。

台灣的PC業出個產品,總希望規格完美,這個也有,那個也有,你要的所有功能他都有,真是太完美了~
但是,外觀很醜,操作很不方便,品質也不怎樣...
這完美,只出現在規格書那張紙上而已...

2009年10月20日 星期二

熱愛投資?

有個廣告說,我熱愛投資...
這簡直像是說,我愛送錢給人花...

縱使是說,我熱愛賺錢,這都顯得非常奇怪了...
賺錢這種事,可以熱愛?
熱愛花錢享受很合理,熱愛賺錢...真詭異...
熱愛投資...這種廣告詞,真是白癡到了極點...

2009年10月19日 星期一

為何蓋水泥房子?

台灣,這些年來,絕大多數新建房屋都是水泥屋,
而四十年前則大多為木結構與磚瓦混合。
為何蓋水泥屋?有啥好處?

在多雨、多地震處蓋水泥屋實在不太通...
地震一震,水泥就裂,下雨縫隙便滲水,牆上便冒出壁癌..
縱使沒裂,水泥天生親水,無法長期耐水,多雨地區的窗框縫裡總難免滲水...
而且,水泥屋施工期非常長,需要的設備機具也最多,材料最重,也最不精準...

或許,當年是為了防火,
而後因為都是高樓,必須用水泥,
如今則是營造業只會水泥屋,便成了獨棟平房也是水泥屋...
或者是起造者自己也沒想過,直覺的便建水泥屋...
建好水泥屋後,在裡面再鋪上木頭地板...這...實在...

2009年10月18日 星期日

車用電壓

一般客車的電瓶是12V,
12V低電壓有許多麻煩,
同樣的功率,低電壓表示大電流,
以我的車的四個電動窗的保險絲而言,竟然是40A級的!
倘若每個電動窗動作時瞬間電流高達10A,只要有0.2 ohm的電阻,
造成的壓降,便足以讓馬達動不了...

未來的電動車,大概都會是依循工業用大功率馬達用的四、五百V,
目的在壓低馬達的體積與重量,
電瓶大概也會是這種電壓。
在初期,車上的各式各樣組件應該也還會沿用12V,
那麼,這裡就會有個高壓轉12V的轉換需求了...
誰來做?


停車位充電設備

明年起,該會出現許多電動車,
而電動車的大問題便是充電,
或許,這有商機...

家用的充電設備...
停車場的計費充電設備...

2009年10月17日 星期六

沾光?關於店名

在台灣,常會見到許多店名很熟悉,
例如,這幾年最流行的是鴻海、華碩、廣達...
當然,不是指做電子產品那三家,而是路邊一些各行各業的店,取了這些名字...
多年前流行的則是大同...

幹嘛取個和人家著名公司相同的店名?沾光?
沾這光會讓生意比較好嗎?
想必不會,至少這幾十年來,我還沒聽過二家不同行業同名卻同樣有大成功的例子...

想想,連取個名字都不肯走自己路的人,
做生意,會做的好嗎?

2009年10月10日 星期六

燈隨路轉?

http://news.u-car.com.tw/news-detail.asp?nid=9823
工研院這個轉向頭燈的做法採取的不是燈隨方向盤轉,而是燈隨路轉,
看起來很合理...
但,若是行駛在主要道路上,在大左弧彎處,燈隨著路轉,
偏偏我就是要右轉切到右側小路上勒?

說穿了,這東西的目的在做改裝車市場,
需要個裝置去偵測方向盤轉動角度,但這東西不容易做,或是有專利,
為了規避這部份,才改成偵測路面標線,
成了,車不隨意走...

不如將這東西搭上水平感應,用以偵測道路上下起伏狀況,作為自動變速箱的輔助,
變速程式的缺點在無法先一步得知駕駛者的意向以決定換檔是否要延遲或提前,
而駕駛者的意向大多循著道路狀況而變,
若先一步知道路面接著是上坡或下坡,便能做到更為平順的換檔。

2009年10月9日 星期五

這才算概念車吧~


許多概念車到底是有啥概念?
大多數都只有外觀的概念而已吧...
為了外觀概念而做出一隻樣品,未免太貴了...

Nissan這輛轉彎時能如同機車般壓車,這,才是真正值得的概念吧?
http://news.u-car.com.tw/news-detail.asp?nid=9860

2009年10月8日 星期四

賣軟體還要分區域?

台灣沒有iTunes music store...
因為唱片業習慣依地區授權,Apple還沒搞定台灣的授權...大概也嫌小,懶得做...
因此在台灣上iTunes store只能看App store。

上去找Loopt(http://mmustbefunny.blogspot.com/2008/11/honey.html)這個監視軟體,找不到!怪怪...
沒過iPhone OS 3.0認證?用Uquery找找(http://www.uquery.com),有啊...
竟然台灣沒賣!

2009年10月7日 星期三

Who's here? Who's around?



之前提過個點子,果真有人寫出這樣的軟體來~
看這裡
http://itunes.apple.com/WebObjects/MZStore.woa/wa/viewSoftware?id=284973016&mt=8
http://itunes.apple.com/WebObjects/MZStore.woa/wa/viewSoftware?id=307838489&mt=8


2009年10月6日 星期二

iPhone as a WiFi disk

這軟體不錯...
http://itunes.apple.com/WebObjects/MZStore.woa/wa/viewSoftware?id=311170976&mt=8

而且免費~

2009年10月5日 星期一

iTunes App Store為何好玩?


iTunes App Store最近一季download 5億次!總累積20億次,可見得正在依等比曲線急速上升...

最近有空就上去逛逛,軟體類型真是多,很有趣~
更吸引人的是,大半都是US$0.99!不到一張大樂透彩券的價格...
更有一堆是免費的~
像是TouchCalc
這般的工程用計算機,甚至還可以寫方程式,免費~

這下Casio真的不用混了...
逛街這件事,若是逛那買不起的街,就有點索然無味...
逛的每樣都買的起,還買的起一大堆,更不用擔心提不動,那就興味盎然了...
而且購買非常簡單,一點就完成,不用輸入一堆資訊。

相對之下,傳統的軟體銷售方式,縱使是internet download銷售,
四處分散在各家軟體公司的網站,搜尋比較不易,
真要購買,又得輸入一堆資訊,
價格又都是依照盒裝實體通路銷售方式訂定,那可是十倍以上於iPhone版本哪~
何來吸引力?

既然iTunes App Store這麼成功,Apple實在該認真做個Mac App Store,
更進一步擴大Mac市場...

2009年10月4日 星期日

找不到尺?


難得用尺,要用時,實在記不得擺在哪了...
那,用這個吧
http://www.apple.com/downloads/dashboard/calculate_convert/beruler.html

螢幕上的尺...
怎麼量腰圍?

2009年10月3日 星期六

Honda又一隻單人輔助載具



這個,實在很有趣哪...
看看這段video
http://world.honda.com/news/2009/c090924New-Personal-Mobility-Device/video01/
政府該提供給每位下肢殘障者一隻...

驅動輪的設計也很有趣...

這結構若是用在類似車身那樣的盒子下方,就能做到原地迴旋任意角度...

之前那隻,看這裡 http://mmustbefunny.blogspot.com/2008/12/honda.html

2009年10月2日 星期五

三千瓦!

這篇電動車的資訊裡,
http://news.u-car.com.tw/news-detail.asp?nid=9773
提到充電,必須以230V充電,電流高達16A,

230V x 16A = 3680W

一般家庭縱使裝的是最大號的冷氣,也不過是這個數字左右而已...

2009年10月1日 星期四

這台車,不放手的人的

有句話說,戲棚下,站久的人的
這個行銷活動嘛
http://news.u-car.com.tw/news-detail.asp?nid=9781
則是,這台車,不放手的人的

追蹤者

網誌存檔